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新版《诺斯费拉图》影评:罗伯特·艾格斯的吸血鬼困境与女性叙事缺失

日期:2025-03-02 10:18:13    标签:  

在经历了历史悠久的吸血鬼题材及多次改编后,罗伯特·艾格斯的新作《诺斯费拉图》在现代影坛引起了热烈的讨论。艾格斯是否成功地让这个经典形象重获恐怖的本质,还是只是将其裹挟于当代的女性叙事当中而遗失了原有的魔力?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剖析。

自从成名作《女巫》以来,罗伯特·艾格斯通过探索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故事,试图将女性主义话题引入到恐怖电影中。尽管他的努力值得肯定,但类似于让对女性生理体验一无所知的男性去评判女性的痛苦,艾格斯的探索同样显得捉襟见肘。在新版《诺斯费拉图》中,这个问题愈发明显,令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,无不感到一丝无奈与困惑。

吸血鬼形象在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变化,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。传统上的吸血鬼象征着恐惧和死亡,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形象逐渐被包装成浪漫的爱情符号,如流行的乙女题材。艾格斯接下这个“让吸血鬼再次可怕”的任务,却似乎未能把握住这个核心。在影像风格上,艾格斯赋予了影片经典的悲剧感,这对于一部旨在展现黑暗的恐怖片是一个错误的方向。

摄影师Jarin Blaschke的镜头如同他之前的作品一样,成功营造了影片的阴郁氛围。他有意识地削弱了色彩,在保留阴郁灰蓝色调的同时,试图让观众感受到“黑暗”的本质。尽管视觉效果出色,但在剧本层面,艾格斯似乎过于依赖原作,未能注入独到的视角与新意。诺斯费拉图与艾伦之间的关系探究,还停留在对浑浊社会压力下人性欲望的浅尝辄止,缺少对角色内心深处的深层剖析。

影片中,艾伦的角色被极度简化,她的痛苦与挣扎被塑造成一种不切实际的“治疗”,而诺斯费拉图甚至化身为无证行医者,推动艾伦的情节发展。然而整部影片的构建显得矛盾而不自洽,表现出对女性角色的扁平化处理。艾伦的欲望虽被揭示,但她的身份却始终被局限在一种依附于男性欲望的角色安排中,无论是为了爱情、拯救还是牺牲。

在艾格斯的叙事中,我们看不到女性角色作为独立个体的展现,反而更像是为吸血鬼传说服务的工具。尽管对艾伦的欲望有所呈现,然而缺乏深入的逻辑与动机分析,这让观众在理解艾伦内心的复杂时感到迷茫。这不仅反映了对女性叙事的偏见,更显露出艾格斯试图在保留经典与追逐当代话语间的挣扎。

如果将影片的名称换成《艾伦·亨特传》,能减轻这种双重困境,艾格斯在这部影片中展示的似乎并不是诺斯费拉图的绝望与哀傷,而是把压抑的情感投射在一个女性角色身上,通过“吸血”这一极具性暗示的隐喻,传达对内心欲望的追求。而这样浮于表面的处理,难免令观众感到不适,仿佛在探讨女性困境时罔顾了她们真正的所需。

观众对艾格斯的总体期待与最终呈现结果之间的落差,似乎不仅是对影片内容本身的无奈感,也反映出吸血鬼题材在新时代的尴尬处境。吸血鬼形象在经历数次重塑后,逐渐演变成一种衍生文化现象,而艾格斯的新版《诺斯费拉图》也被困在这个形态中,失去了原有深邃的恐惧意蕴。

诚然,艾格斯的尝试在视觉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,但若想真正重新解构吸血鬼这一形象,他需要更深入地探讨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,而不仅限于表面的冲突与关系。吸血鬼在影像中的映射,应当不仅是物质的存在,更是人类恐惧与欲望的生动映射。在这个时代,真正的挑战不是简单地呈现黑暗,而是在黑暗中找到希望与解脱的可能。

罗伯特·艾格斯新版《诺斯费拉图》受到现代观众的褒贬不一,既有对视觉艺术的赞美,也有对叙事与角色处理的无奈。受传统吸血鬼文艺作品的局限,艾格斯在探索女性叙事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,不过是在历史长河中,又一次沉没于尴尬。

相关花絮

咆哮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咆哮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100953号-36